一条街道的“鲜辣经济”破圈记

转自:衢州日报

记者 毛瑜琼 文/摄

一条不足千米的街道,因“辣”而红,因高铁而兴。衢州市区荷四路的长三角第一辣街凭借“高铁站旁、鲜辣为魂”的独特定位,正以“舌尖经济”为支点,撬动这座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文旅新流量。这条街日均客流量突破5000人次,单日最高客流量达6.5万人次,单日最高销售额超200万元,成为“高铁+鲜辣”融合发展的鲜活样本。

‌区位红利:高铁“到站即达”改写消费动线‌

“乘高铁下午5点到衢州火车站,步行15分钟就能吃上三头一掌。”来自杭州的游客张女士感叹,衢州的辣与其他地方的辣不一样,是鲜辣,“很合我的口味,且在辣街上,我能尝到地道的衢州味道。吃完,再坐个车去孔庙、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逛逛。”

长三角第一辣街与衢州火车站距离一千米左右,依托长三角2小时高铁圈的交通优势,精准承接金华、杭州、上海、南京等地的周末及短途游客群。数据显示,街区内50%的游客为高铁抵达的跨城消费者,多数人选择“高铁到站—辣街用餐—水亭门景区夜游”的动线。

长三角第一辣街以衢州老长途汽车站闲置地块为核心,2023年柯城区政协提出利用该地块打造“长三角第一辣街”的建议,并纳入政府改造计划。经过半年改造,原停车场被重塑为“复古工业风”美食街区,保留老车站部分元素,融入辣椒主题灯饰、古风门头等视觉符号,形成新旧碰撞的沉浸式场景。2024年7月正式开街后,成为我市首个以“辣文化”为核心的文旅IP。

“衢州人吃辣不输川湘!”这条700米的街道集结了衢州地道的鲜辣饭店:小老王饭店、本家鲜辣馆、衢小馆、大开化钱江源味道……除此之外,还引进了“湘菜+衢州菜”的鹿湘缘、牛霸主潮牛火锅等,让食客直呼“辣得过瘾又猎奇”。

2024年7月5日,长三角第一辣街开街首日,人头攒动、美食飘香,各地食客闻讯而来,在大快朵颐中辣得舌尖喷火,辣得酣畅淋漓。“没想到会这么火爆,清水鱼、腊猪脚、腊肉等热门菜点得最多,我们特地准备了比平时多两倍的食材,还是供不应求。”大开化钱江源味道饭店老板程卫朝说。

‌流量密码:从“吃辣”到“玩辣”的沉浸式体验

‌为延长游客停留时间,长三角第一辣街运营方设计多重引流策略,将“辣文化”融入场景体验。

走进“第一辣街”极具特色的大门,便可看见各种鲜辣元素的堆叠,等到夜晚灯光亮起,马路两旁辣椒形状的霓虹灯也变成红色,让人忍不住一探究竟。贵州站、长沙站、西安站……场内布置了许多热辣站点,可以休息、拍照。

“我们还引进忆江谣音乐餐厅、夜遇酒馆等,借助他们打造的‘美食+Live演出’模式,让第一辣街火爆起来。”辣街运营方郑建林告诉记者,自去年7月开街以来,他们已举办了22场各类主题活动,让食客享受到从“吃辣”到“玩辣”的沉浸式体验,“这些活动,不仅提升了辣街的品牌形象,也显著提升了商户的营业额和食客的忠诚度。”

2023年以来,轮番上演的演唱会让衢州出了圈,也让衢州的鲜辣美食火爆全网,“下了高铁啃上三头一掌”成了“特种兵”衢州行的标配。如何利用这独特的区位优势,抓住演唱会带来的流量,在美食赛道上跑出自己的特色?

郑建林介绍,为应对演唱会、音乐节等大型活动带来的瞬时客流,他们积极与相关单位和部门联系协调,开通“高铁站—辣街—体育中心”免费接驳专线,演唱会期间日均输送游客3000人次,带动周边餐饮销售额增长40%。“未来将在高铁站增设AR导航标识,用科技赋能传统美食场景,进一步打响长三角第一辣街的知名度。”

当鲜辣滋味与高铁速度在长三角第一辣街激情碰撞,这条承载着烟火气的辣街正书写着文旅融合的新范式。有业内人士表示,从“到站即食”的便捷体验到“辣味狂欢”的沉浸场景,从车站闲置地块的焕新重生到长三角游客的打卡新地标,衢州用“高铁+文旅+美食”的创新组合拳,成功激活了城市消费新动能。这不仅是城市更新与产业升级的生动实践,更为长三角文旅产业开辟了一条“以味引客、以链留客”的特色赛道。

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上一篇: 斗战神灵猴什么系好?找到适合自己的系!
下一篇: 关于警惕非法放贷的风险提示

相关推荐

淘宝店铺等级图标怎么看?划分标准是什么?
怪的成语
有声传说 | 封神墥的传说
怪的成语
瑞士的中立
带有月字的成语